top of page

神是醫治 • 我們是負責包紮

經歷過•才領悟


大衛團姊妹Dorothy


當人生歸零的時候,人就會思想自己還有什麼呢? 還可以做什麼呢? 還可以信什麼呢? 十年前的人生低點,神讓我同自己遇上、重新和自己遇上,終於能和自己遇上。 自從與拍拖12年的男朋友分開後,我經歷過信仰和輔導對我的影響。那麼可以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嗎?所以在2017年申請入讀 “基督教婚姻及家庭治療碩士”的念頭。


在這段經歷中,我深深感受到若有神在每段關係及家庭當中,是多麼美好和重要。因為一對夫妻是來自兩個家庭,在生活細節上需要磨鍊的地方很多,溝通和期望也存有差異,同時,他倆亦扮演父母角色,在管教一致上也尤其困難。在過去自身經歷和輔導工作經驗中,我相信本著基督教信仰之本,以家庭為基礎,加上與心理學和輔導學的匯通,在現今社會是很需要的。在壓迫的生活節奏下,心身靈是極需要被明白、關注和諒解。我希望透過修讀此課程,能成為一個表裡如一的家庭治療師,這是我認為作基督徒美好的見證。


在現今社會,無論作為丈夫、太太、爸爸、媽媽均不容易,幸福的是我們有信仰。若想找一個模範作學習對象,那就是神,祂就是模範的父親,因為各樣美善的恩賜,都由衪而來。


相關文章

查看全部

李穎珊執事 我所修讀的課程及神學院是The Robert E. Webber Institution for Worship Studies。當時因為有一位音樂前輩的極力推薦,疫情期間遇上公司結業, 於是在沒有工作的情況下,便沒有藉口不讀了。 修讀過程中,敬拜的眼界被擴闊, 敬拜神學的學習讓我更明白甚麼是「神所喜悅」的獻祭,感恩能夠第一身體會「教會傳統」的深廣闊, 靈性被主提升, 心裡很想各位弟兄

尹林桂蘭姊妹 自2020年進入中華神學院,接受全職事奉的裝備已踏入第三年,全是神的恩典帶領我經過。 我所修讀的是神學學士課程,主修宣教。將來如何,或成為宣教士或在機構事奉或在堂會牧會,全都聽憑主的差遣。相信每位基督徒都是蒙神呼召,只是如何去回應祂的呼召,就按各人自己在神面前的心意。對我來說,這不單是一個課程,而是回應神的愛。願意將餘下的生命獻給神使用。 回想十多年前重返教會,在一次的崇拜中,當聽到

張志衡助理傳道 感謝天父可以同大家分享讀神學的經歷,我現於伯特利神學院修讀神學學士,今年是第四年了,前三年是兼讀形式,上年九月正式全職讀書,在沐恩實習。 數算在沐恩堂已經十一年了,在2017年,聖靈帶領下讓自己尋找為主事奉的方向,當中有兩個感動事想做的,第一,看見教會在牧養人手的欠缺,第二是牧者釋經和講道的恩賜,希望能夠承傳,所以,自己嘗試回應,因而想報讀神學課程。 報讀期間尋找不同牧者分享自己的

bottom of page